自然资源部:研究推进沿海地区布局大型海水淡化工程

第一财经2025-10-08

自然资源部表示,将研究推进在沿海地区谋划布局大型“平急两用”海水淡化工程,纳入国家水网并加强水资源统一配置。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论证将海水、苦咸水淡化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部署。

在日前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909号建议的答复中,自然资源部表示,水资源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海水、苦咸水淡化是增加水资源供给、优化供水结构的重要手段,对缓解区域水资源瓶颈制约、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郭洪泉提出《关于推进海水苦咸水淡化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建议》。自然资源部表示,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水利部、国家能源局,将提升海水淡化战略地位,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政策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作出“推进海水淡化和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重大部署。2024年5月,《节约用水条例》公布施行,从法制层面保障海水淡化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

今年7月,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的《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现有海水淡化工程158个,总规模达285.6万吨/日,目前在建规模60余万吨/日。在现有海水淡化工程中,万吨级及以上的有61个,工程规模达263.9万吨/日,其中浙江绿色石化基地海水淡化项目总规模达51.5万吨/日;天津南港工业区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一体化项目是目前国内建成单机规模最大(3万吨/日)的膜法淡化工程。

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海水淡化工程分布在沿海10个省(区、市)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和海岛。山东、浙江、天津、河北的海水淡化工程规模分别为86.7万吨/日、80.5万吨/日、45.6万吨/日和39.1万吨/日,海岛地区海水淡化工程总规模达87.7万吨/日。海水淡化工程的建设及运行,有效保障了沿海地区高耗水行业以及缺水城市、海岛地区居民的用水需求。2024年,全国海水淡化供水量超过4亿吨。

自然资源部上述答复称,“十四五”以来,推进天津临港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一期中试实验区投入试运行,支持在天津南港建成单机3万吨/日全国产化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

“十四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国家能源局等分别依托相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部署了系列项目支持海水淡化关键材料与技术攻关,推动海水淡化和可再生能源耦合利用装备研制和示范验证。目前,我国海水淡化工程建设能力全球领先,国内企业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达550万吨/日。

“近年来,随着《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等规划和政策逐步落实,我国海水淡化利用在规模化发展、技术创新、产业带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所长相文玺说。

相文玺介绍,海水淡化反渗透膜作为核心部件,过去长期依赖进口。近年来,我国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重要突破,国内部分企业生产的反渗透膜在性能上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稳定脱盐率达到99.8%以上,沃顿科技、碧水源等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的反渗透膜在多个海水淡化项目中成功应用,正逐步打破国外企业在该领域的垄断局面,有望进一步降低海水淡化工程的建设和运营成本。

“中国的膜产业已经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三达膜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蓝伟光表示,三达膜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合作,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膜材料,如陶瓷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项目,能够有效实现海水的预处理、分盐等,在海水提锂方面也已取得突破。

前瞻产业研究院相关研究报告称,海水淡化上中下游产业链条长,涉及领域广,不仅可培育海水淡化装备制造业,成为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还可带动周边地区机械、化工、材料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2021年印发的《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确定,到2025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290万吨/日以上,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25万吨/日以上,其中沿海城市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05万吨/日以上,海岛地区新增海水淡化规模20万吨/日以上。海水淡化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海水淡化利用发展的标准体系基本健全,政策机制更加完善。

自然资源部在上述答复中表示,将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论证将海水、苦咸水淡化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部署。持续拓展应用场景,推进海水淡化技术用于苦咸水淡化与盐碱地治理。加快建设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试验基地和大型海水淡化试验场,鼓励支持海水淡化与可再生能源耦合发展、海水中战略性矿产资源提取利用等新技术、新模式研究与应用示范。

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续支持海水、苦咸水淡化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国家能源局将持续关注能源耦合海水、苦咸水淡化技术,依托“十五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科技专项、创新平台等持续推进核心技术攻关。

自然资源部表示,将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支持符合条件的海水淡化、苦咸水利用等项目建设,并引导海水淡化企业开展务实合作,推动我国海水淡化技术、装备、标准“走出去”。协同有关部门实施沿海地区工业园区海水淡化替代行动,提升海水淡化水利用规模,开展海水淡化水等非常规水利用量统计规范等国家标准制修订。

內地科企:香港具優勢拓「空中的士」 只待「有用武之地」

2025-10-08

香港3天2宗無故傷人案:印傭倒垃圾挨斬重傷  海心公園疑兇動機仍待查

2025-10-08

國慶黃金周 | 首7天128萬內地客來港 多靠小紅書攻略避踩雷

2025-10-08

M+互動式特展聚國際作品 探見女性藝術家力量

2025-10-08

酷熱天氣警告生效 天晴市區最高氣溫33度 做好防曬

2025-10-08

暢遊海南島 探索航天城(附報團二維碼)

2025-10-08

崔定邦:黃金周內地旅客數目理想 節慶加「新玩法」有吸引力

2025-10-08

傷人案女犯警署企圖逃走 未出警署門已落網

2025-10-08

新西兰央行下调官方现金利率50个基点

2025-10-08

再创历史新高 现货黄金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

2025-10-08

谈美政府大幅削减科研预算等措施,诺奖得主克拉克:是“极其严重”的问题

2025-10-08

文明之光照亮复兴之路——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赓续中华文脉、谱写时代华章

2025-10-08

吾家吾国丨一夜连吃两次救心丸 韩美林讲述奥运福娃创作过程

2025-10-08

出游遇意外,谁买单?政府送的这份保障了解一下→

2025-10-08

多地积极应对阴雨天气 力保秋粮丰产归仓

2025-10-08

红色游火热、文化游成时尚……盘点国庆中秋假期文旅消费新亮点

2025-10-08

自然资源部:研究推进沿海地区布局大型海水淡化工程

2025-10-08

持续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包容性

2025-10-08

消费活力足、景区人气旺 大数据盘点“双节”假期出行“热”

2025-10-08

踏访纪念场馆和座座军营,感悟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

2025-10-08

课堂上,营长拿出一块鲜牛肉

2025-10-08

奥联服务二闯港股IPO:前7个月营收增8%至2.9亿,经营现金流为负

2025-10-08

武汉网球公开赛:张帅、袁悦晋级女单第二轮

2025-10-08

国庆中秋假期全国城市公园接待游客近2亿人次

2025-10-08

文明之光照亮复兴之路

2025-10-08

文脉华章丨千年史诗 《玛纳斯》生生不息

2025-10-08

【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价值观选择的青春答卷

2025-10-08

让观赛热情为文旅消费再添“一把火”

2025-10-08

青春华章|挺膺担当,唱响团结奋进青春之歌

2025-10-08

【光明网评】在假日烟火气里,读懂中国经济的韧性

2025-10-08

国庆中秋假期前7天约128.5万人次内地旅客访香港

2025-10-08

中国电影:从票房经济加速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变

2025-10-08

国防部:“和平友谊-2025”联合演习将在马来西亚举行

2025-10-08

假期北京新房市场热度持续 “好房子”项目人气火爆

2025-10-08

假期深圳华强北成打卡点 “进货式旅游”火出圈

2025-10-08

80余家中企亮相世界客车博览会 电动和智能成焦点

2025-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