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当前位置:新闻 > 国内 > 正文
低空经济飞出“新花样” 带动产业链整体提速
2025-05-05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来关注低空经济。空中的士试飞上路、快递包裹“插上翅膀”极速送达、无人机植保助力农业生产,多种基于低空领域的新业态正在徐徐展开。

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飞起来”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上空,每天有超过两万件货物在低空运输飞行,平均每分钟有近百架物流无人机在空中穿梭。无人机让整个大湾区实现低空物流网络互联互通。

而在低空经济的各类应用中,载人飞行是最令人激动的场景之一。

从深圳出发前往珠海,刚刚20分钟,飞机就稳稳地落地到了珠海九州机场。

负责人告诉我们,这条航线去年4月底开通,每天一班,下午5点由深圳南头机场起飞到珠海九州机场,下午5点35分返回。经过近一年多的运行,飞了100多架次,400多人次。

目前,深圳、广州、珠海三大低空经济集聚区已经形成。低空产业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加速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

低空经济装备打开消费新空间

当科技插上翅膀,低空经济正飞出新花样,快递从天而降,赏花冲上云霄,城市治理有了天空之眼,巡检安防24小时不眠。无人机和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应用加速起飞,带动研发、制造、运营产业链整体提速。

我们在模拟舱里体验了新一代低空经济产品——陆地航母的飞行器。陆地航母将家用汽车和飞行器相结合,产品将在2026年下半年量产交付,目前正在做大量的实验试飞和陆行的测试。

陆地航母刚面市就有了将近5000台的预订量。今年年底,这款产品将正式预售。

而在文旅消费方面,无人机也能大展身手。在山东青岛,一个“共享无人机租赁柜”格外引人注目,游客通过手机扫码、支付押金后,即可租用一台配备4K高清摄像头的无人机。

而近一段时间,上海、辽宁、四川等多地的低空载客游览航线都在密集开通,让游客实现从地面游到云端看。

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无人机和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不断拓展应用新场景

低空经济中最重要的载体是无人机和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除了我们经常看到的应用场景外,他们其实还有更多的用途:地震救援点亮夜空,高层灭火守护安全,自主完成设备安装,外星探测完成特定任务等丰富的应用场景。

工信部预计,未来5年内我国无人机数量将突破千万架。

统一服务邮件|Unified Service Email:chinanewsonline@yeah.net
Copyright@中国通讯社(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