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市场上悄然涌现一批新兴散酒连锁品牌,如“唐三两打酒铺”“斑马侠”“熊猫打酒”“关爷打酒”等。这些品牌不仅提供堂饮服务,也支持外送,销售品类涵盖白酒、黄酒、啤酒、果酒、梅酒、米酒等多个酒种,呈现出多元化、便捷化的消费特征。
长期以来,散装白酒市场因缺乏规范统计,一直为人所忽略。然而近年来有数据显示,其市场快速扩张,2024年整体规模已达800亿元,预计未来将突破千亿大关。其中,50-200元/斤的中高端散酒增速尤为亮眼,达到25%,与部分名酒价格下行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
这折射出酒类消费逻辑的根本转变——从注重社交属性与品牌,逐步转向强调悦己体验与质价比优先的消费理念。
性价比时代下,散酒浪潮再度回归
在消费分级趋势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性价比已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因素。为顺应这一市场转向,众多知名酒企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加速布局大众价位带产品,光瓶酒、大众系列酒、散酒等品类也重获市场关注。
例如,2023年茅台保健酒业公司推出终端定价156元的“台源酒”,布局大众酱香市场;2025年6月,洋河股份联合京东推出59元与99元两款高线光瓶酒;同年10月,习酒推出定位150-200元价格带的“习酒精酿”,与其他产品形成互补。
今年8月,全国最大原酒供应商——川酒集团在郑州开设首家白酒定制中心,提供企业定制与小单定制服务,其门店中同时销售散酒、成品酒及小批量定制酒,价格区间覆盖15元至360元,涵盖浓香与酱香等多种酒体。
而散酒市场除销售传统白酒外,还涵盖果酒、米酒、啤酒、洋酒等多品类,满足多样化需求,又提供“按两售卖”“免费试饮”“即时配送”服务,融合社交、餐饮等消费场景,提升了消费的便捷度。更重要的是,散酒省去包装、广告等成本,价格远低于同品质瓶装酒,尤其适合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
显然,作为酒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散酒精准契合了性价比消费趋势,如今正以全新面貌重返市场舞台。
随着行业参与者持续增加、商业模式不断成熟,散酒市场已显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这场由性价比驱动的散酒复兴,不仅重塑着酒类消费格局,更预示着中国酒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价值重构。
新型散酒铺兴起,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
在这一轮散酒兴起的浪潮中,百老泉、安宁烧酒、琴台酒肆等品牌早已布局超千家门店,还有以“唐三两打酒铺”“斑马侠”“爱杯ibarrel”“熊猫打酒”等为代表的新型散酒品牌加速布局,逐步在全国范围内铺设门店。
与人们传统印象中扎根于菜市场、仅售白酒的老式散酒铺不同,新型散酒铺展现出多方面的新特征。
首先是门店风格焕然一新。新型散酒铺多采用新中式、国潮等个性化设计,搭配酒文化艺术品陈列,以时尚的装潢与灵活的运营模式,打破了传统散酒铺的市井形象,更贴合年轻消费者的审美偏好,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消费氛围。
品类方面,新型散酒铺实现了多酒种覆盖。例如唐三两、斑马侠等品牌的SKU超过120种,涵盖白酒、啤酒、果酒、黄酒、洋酒以及季节限定产品,充分满足不同人群的多元口味,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选择。
渠道与场景构建上,新型散酒铺多布局于社区三公里生活圈,并借助数字化工具实现即时消费触达,提升了购买的便捷性。有店员表示,“外卖点单、即时配送已是标配,年轻人可以像点奶茶一样点酒。再加上装修时尚、容易打卡,这些店天然就具备社交传播属性。”
此外,消费门槛也显著降低。新型散酒铺普遍推行凭借“低量起售、先尝后买”的轻量化模式,降低了消费者的试错成本,无论从心理还是实际支出层面,都更易激发消费者的尝新意愿。
综合来看,新型散酒铺在风格、品类、渠道与消费模式上的全面升级,有效激活了非传统饮酒场景的市场潜力,推动了散酒消费从边缘逐渐走向主流。
窥见散酒的未来与挑战
当前散酒市场已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有专家预测,新型散酒模式未来将持续向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市场渗透。这一下沉策略将精准契合消费者对质价比的追求,有望进一步加速散酒市场的整体扩容。
然而,行业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也面临不少隐患与挑战。
首当其冲的是同质化竞争问题。年轻化的门店风格、“传统白酒+新酒饮”的产品组合,在市场上的差异化并不明显。长此以往,可能导致消费者审美疲劳,品牌吸引力逐渐减弱。加之多数店铺产品种类与价格区间高度相似,容易陷入恶性价格战,进而压缩利润空间,影响行业可持续发展。
散酒铺背后也可能潜伏着营销资源分散的风险。有从业者直言,散酒产品众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运营负担,更严重模糊了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的独特定位,侵蚀门店的长期盈利能力与健康度。
更深层次的挑战在于行业标准的缺失。随着市场快速扩张,产品质量管控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部分商家为控制成本可能采用劣质原料或勾兑工艺,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同时,供应链管理和品控体系的薄弱环节也可能影响消费体验。
在业内人士看来,散酒市场在新消费浪潮中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但要在重构酒饮市场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散酒行业参与者需要在产品创新、服务体验和营销方式等多个维度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也要在差异化竞争与品质标准化方面实现突破。只有建立健康可持续的产业生态,散酒才能在市场变革中行稳致远,真正实现酒饮市场的价值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