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五一”假期将至,消费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全国各地丰富市场供给,优化消费服务,消费市场活力足、人气旺。
在北京一家大型生鲜超市里,各类时令蔬菜、生鲜水果摆满了货架。据了解,在国家“体重管理年”的号召下,消费健康化、轻食化趋势日益明显。生菜、西兰花、鱼虾等轻负担、减脂类食材颇受消费者青睐,为此门店也加大了供货力度。
某超市店长刘巍介绍,在“五一”前夕,最新启动天津等几十个蔬菜、水果、海鲜、肉类的产地直发,整体供应量比平常增加15%以上。鱼、虾等这些海鲜水产品,依托冷链物流体系,从捕捞到装箱最快可以24小时到达门店。此外,配送的岗位比平常增加大概20%以上的人力,保障节庆市场的供应。
据了解,各地商超将绿色农产品作为节日的主推商品。在江西南昌一家超市,商家特意推出了绿色农产品直供专区,消费者通过扫描标签上的二维码就可以查看产品的种植、加工、包装等信息,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透明化溯源。
随着“五一”假期的临近,为确保市场供应稳定,当地对线下商店扩大平价商品种类,每天保证至少12种蔬菜品种低于市场均价15%销售,其他农副产品的销售价格不高于周边同品种市场价格。
某超市副店长刘香林介绍,为保障物品供应充足,超市的蔬菜、肉类、粮油,按以往2到5倍供应量进行备货,并且专门设立平价农副产品的区域,一天一换,保障顾客能够随时购买到新鲜、实惠的农副产品。
量足价稳供应有保障,当地还利用自建的供销集配平台,打通城市社区生活必需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
凌晨2时,在江西南昌一家供销平台的中央仓储里,配送员们正在忙着把米菜油订单需求下达到各个专用仓库里。走俏的小袋装大米和面粉、杂粮等被分类装配进箱。
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节前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平稳。节日期间,各级商务部门将加强值班值守,密切关注市场形势,持续做好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