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2025|中海油研究总院总工程师(钻完井)李中:中国海洋油气走向深水区未来可期

新华网2025-02-14

新华网北京2月12日电(记者索炜 张昊哲)2024年,中国海洋油气书写出了不平凡的篇章。这一年,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探获了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千亿方大气田——陵水36-1气田,在海洋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体系上填补了全球技术空白;

我国海上首个多层稠油热采开发项目——锦州23-2油田开发项目顺利投产,我国海上稠油进入规模化热采开发新阶段;

渤海、北部湾盆地等地取得了重要勘探突破,新增探明储量显著提升,能源的饭碗端的更牢;

中国海油深水物探船首次完成3000米超深水三维地震数据采集作业,“璇玥”系统实现了全球首创的3项技术突破……,“璇玑”高端制造能力和规模化作业能力取得新突破……我国海洋油气现代化高端装备制造迈上新台阶……

中国海洋油气走向深水区的新征程已经开启。作为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运营商,中国海油怀抱一颗碧海丹心,矢志能源报国,取得了不俗成绩。

中国海油研究院总工程师(钻完井)李中向新华网表示,中国海油在“十四五”期间取得了显著成就,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未来,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不断推进以及油气资源化利用的深入发展,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走向深水区未来可期。

能力补齐 高温高压、深水超深水重要技术装备体系进入新阶段

“以前都是依靠外国进口的一些装备,这几年体系化的进行了技术创新和装备能力的提升,以及国产化的推进。”

“我们高温高压、深水超深水关键技术体系及相关核心装备体系,比如深水水下生成系统、深水控压钻井系统、璇玑、璇玥等等,在2025年‘十四五’收官之年,应该整整齐齐到达一个全新的阶段。”

“以前在装备方面,我们是参考人家现成的东西,现在不是这回事了。我们已经具备了原创设计建设的能力,不但技术装备体系补齐了,自主原创能力也得以大幅提升,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

2025年是李中进入中海油研究总院的第五年,此前,他在南海西部片区从事作业管理和技术攻关,他对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技术攻关之迫切有着深刻的感受。

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难度极大,深海油气勘探需要高精度的地震采集技术和装备,以及复杂的数据处理解释技术。深海钻井更要面临高温高压、浅层灾害等复杂地质条件及台风、内波外部环境挑战;与此同时,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也对油气勘探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中国海油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体系化推进了勘探装备能力的提升和国产化进程。特别是在深水区,中国海油已经形成了包括高温高压钻井技术体系、深水区钻井技术体系以及渤海湾优快钻井体系在内的多套技术体系。这些技术体系的建立,不仅提升了中国海油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作业能力,还显著提高了勘探开发效率。

李中特别提到,在南海深水区,中国海油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攻关,成功突破了多项技术难题。例如,在莺歌海高温高压区块,中国海油凭借自主技术体系,实现了安全、经济、高效的勘探开发,打破了国际油公司在该领域的垄断。此外,中国海油还成功研发了“海经”“海脉”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勘探精度和效率。

据统计,目前中国海油深水整体作业能力已经达到了3000米水深级,实际钻井水深已进入2600多米,真正跨入了超深水区。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中国海油在深水油气勘探开发领域迈入了新的台阶,也为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能源安全的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字化智能化将有较大发展场景

海洋新质生产力将有哪些发展潜力?李中表示,数字化、智能化是重要方向。

他表示,数字化技术将使得海洋油气勘探的数据采集更加高效、全面。

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能够实时采集和处理勘探开发现场的数据,为决策提供实时支持。与此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精细的地质油藏模型,可以大大提高开发生产工艺的准确性。数字化的技术还能够推动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的智能化、无人化从而减少操作成本,降低安全风险。

“现在钻井在地下感知和传输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原创性的研发。”李中介绍,钻井三大参数,即钻压、扭矩、环空压力的测量对于安全高效钻探开发极其重要。过往地面模拟测量计算方式,存在很大误差,亟待解决井底近钻头数据的精确获取。

“目前我们不但解决了测量难题还要搭建一条‘井下信息高速公路’。”李中说,这一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海下通信难题,不仅提高了钻井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还为未来无人钻井和智能钻井提供了基础。目前,中国海油研发的最新通信系统在新疆轮台实验取得较大进展,最高传输效率可以达到几千比特,为地下数据的实时传输提供了有力保障。

李中强调,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将为中国海油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为我国海洋资源开发走向深海提供保障支持。

油气资源化利用前景光明

当前,全球能源正在推进从油气走向新能源的第三次结构调整。

“油气资源是一种国家确实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它是资源,不能把它简单的当成能源。”随着新能源和绿色发展的不断推进,李中认为,随着新能源和绿色发展的不断推进,油气资源的利用将更加多元化和精细化。

李中指出,目前原油中有约15%被用作化工原料,而天然气的这一比例更高,达到了30%。这些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塑料、纤维、医药、新材料、化肥等领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未来,随着新能源和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油气资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可能会逐渐下降。然而,油气资源作为化工原料的价值将更加凸显。通过精细化工和深加工技术的应用,油气资源将被转化为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李中还表示,中国海油将继续加大在油气资源化利用领域的研发力度,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通过不断提升油气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性,中国海油将为实现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绿色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从历史展望未来,李中对海洋勘探开发走向深水区信心满满,他表示,“未来油气储量、产量的增量方面,海洋有非常大的潜力,未来可期。”

8月LPR报价出炉:5年期和1年期利率均维持不变

2025-08-20

“剧透”来了!2025年服贸会精彩亮点抢先看→

2025-08-20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8月上旬国内外煤炭价格波动调整,进口动力煤价格较内贸煤优势进一步扩大

2025-08-20

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首次报送进展顺利

2025-08-20

阅兵活动按照阅兵式、分列式2个步骤进行 时长约70分钟

2025-08-20

9月3日阅兵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

2025-08-20

致敬60年!影像记录西藏自治区发展变化

2025-08-20

最新装备、国之重器齐上场!装备方队展示我军制胜现代战争强大能力

2025-08-20

人民网评:“七下八上”虽过,防汛之弦莫松

2025-08-20

新华视点|田间地头话振兴

2025-08-20

阅兵式参阅武器装备中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很大

2025-08-20

阅兵各项准备已基本完成

2025-08-20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山洪已致11人遇难

2025-08-20

再优化!9月起个人养老金领取新规实施,一文读懂关键变化

2025-08-20

政策落地与估值修复驱动中国股市上行 A股市场信心与资金活跃度显著提升

2025-08-20

财政部将于8月在香港发行125亿元人民币国债

2025-08-20

A股半年报传递积极信号:企业盈利改善,市场信心获有力支撑

2025-08-20

“3年15次”→“4年20次”!第二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家族有哪些成员?| 科普新款舱外服

2025-08-20

数字文化产业进入“内容+科技+运营”多维竞争 | 梳理新职业、新要求

2025-08-20

应对高温“烤”验手握“科技牌” 210秒解锁主流“外援”实战能力

2025-08-20

海洋生态优势催生慢生活、快节奏 “一次比赛,多日停留”释放文旅消费新活力

2025-08-20

国家药监局:7月共批准注册医疗器械产品295个

2025-08-20

广西多地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均为轻症,当地呼吁全体居民防蚊灭蚊

2025-08-20

胸怀历史自从容(评论员观察)

2025-08-20

厉行节约破封锁、沂蒙母亲、青纱帐……《抗日战争档案汇编》上新 展现军民共御外敌

2025-08-20

“清凉经济”乘“热”而上 热产品、暖服务将“凉资源”变成“热钱流”

2025-08-20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0.1% 累计增幅年内首次转正

2025-08-20

红色沃土新答卷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山西阳泉:数字赋能 “煤城”转型“数智新城”

2025-08-20

参加人领取个人养老金流程是什么?能否继续缴存资金?一文读懂↓

2025-08-20

“中国游”悄然升级:搭建民间交流桥梁 让外国游客“零距离”感受中国魅力

2025-08-20

体育总局竞体司:坚持开门、开放办竞技体育

2025-08-20

韩国内乱特检组拟于22日再对前国务总理韩德洙进行传唤调查

2025-08-20

欧洲多国山火肆虐 欧盟启动跨国援助

2025-08-20

一箭七星!中国商业航天履约能力提升 国际化业务加速拓展

2025-08-20

一部镌刻时代巨变的影像史诗

2025-08-20

拉美观察丨美50%关税大棒落下 巴西对内纾困对外开拓市场

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