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評會「明辨資訊拒FakeNews」計劃助逾700在囚年輕人及中學生認清資訊

香港文匯網2025-11-01
由報評會主辦、懲教署支持,葉永成先生贊助的「明辨資訊拒FakeNews傳媒資訊素養計劃」今日(11月1日)假香港浸會大學舉行總結儀式,近百人出席,見證計劃成功推行。(報評會提供相片)

由香港報業評議會主辦的「明辨資訊拒Fake News-在囚人士及中學生傳媒資訊素養計劃」,今日(11月1日)假香港浸會大學舉行總結儀式,並同步舉辦「AI時代如何應對深偽資訊」講座。是次計劃向八間懲教院所的178名在囚年輕人、以及五間中學合共558名中學生,提供傳媒資訊素養課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課程有助他們辨識虛假資訊、並對處理網上資訊時可能帶來的法律後果,加深認識。

「明辨資訊拒 Fake News」計劃於2024年4月啟動、2025年6月完成,目標是向八間懲教院所,分別提供五個單元的講座及工作坊,內容包括資訊真偽辨識、私隱、AI新科技、資訊發放操守、以及規管資訊的法律,讓在囚年輕人反思曾否受假資訊欺騙或誤導,教懂他們辨別資訊真偽的方式、發布不實資訊的法律後果等等;另外亦向五間參與懲教先鋒計劃的中學,提供一個單元的講座及工作坊。整個計劃合共向736人提供了共75小時的講座及工作坊。

計劃完成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92%在囚人士及82%中學生均表示,課程令他們對查證資訊真偽多了認識;91%在囚人士及81%中學生表示,對處理網上資訊可能帶來的法律後果認知增加。而課程完結後舉辨的徵文比賽,合共接獲161篇參賽文章,包括113篇在囚人士、以及48篇中學生文章,文章內容反映他們參與課程後的反思。

懲教署署理副署長唐恂:虛假資訊遺害深 教育與更生並重

懲教署署理副署長唐恂先生致辭指出,2019年的社會事件,不少年輕人因受失實或虛假資訊煽動而誤入歧途,對此深感痛心,亦更堅信教育與更生,是讓他們重回正途的關鍵。報評會是次計劃,對於正在服刑的年輕人來說,來得非常合時,課程引導他們反思資訊背後的動機與真相,讓他們重新認識網絡世界、重建資訊價值觀。

而計劃完成後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亦印證了計劃成效非常理想,也讓他們看到在囚人士對知識的渴求與改變的決心。

懲教署署理副署長唐恂先生表示,課程有助引導正在服刑的年輕人反思資訊背後的動機與真相。(報評會提供相片)

葉永成:報評會計劃切合年輕人需要

計劃贊助人、全國政協委員葉永成先生指出,在AI技術極速發展下,別有用心者更容易製作及散播虛假、誤導甚至抹黑的信息,年輕人尤其容易受影響,一旦缺乏辨識能力,容易對事實認知出現偏差甚至誤入歧途。他認為是次計劃切合現今年輕人的需要,幫助他們以專業記者角度分析資訊真偽,學習查證技巧與法律責任。

曾到沙咀懲教所觀課及訓勉學員的葉永成指出,見證年輕在囚人士透過課程,學習到接收資訊後要「停一停、想一想」,反思資訊可信性。葉永成續稱,他深信教育是讓在囚人士改過自新的關鍵,他見過不少更生人士獲得適當教育和支援後,重新融入社會,有能力應對新的挑戰,並成為負責任的公民。

贊助計劃的全國政協委員葉永成先生認為,計劃能幫助參與者以專業記者角度分析資訊真偽,學習查證技巧與法律責任。(報評會提供相片)

報評會副主席黃英豪:課程不單只傳授知識 更是價值觀重塑

報評會副主席、浸大校董會暨諮議會主席黃英豪博士表示,今天「人人都可以做記者」,卻並非人人都具備記者的專業操守,報評會過去數年一直致力推廣傳媒資訊素養教育,兩年前與懲教署簡介課程後,獲署方肯定與認同,建議將課程推展至在囚年輕人及參與「懲教先鋒計劃」的學校。在署方積極支持、葉永成先生的熱心贊助下,計劃順利完成,從課程完結後的問卷調查結果反映,課程不單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價值觀的重塑。

他指出,是次計劃累積的經驗,將成為報評會下一階段推動傳媒資訊素養教育的起點,報評會將繼續秉持維護新聞專業的初心,推動傳媒資訊素養教育,希望每一位接受培訓的參與者,都能成為網絡清流的守護者,共同建設一個更理性、更可信的資訊環境。

報評會副主席黃英豪博士指出,社交媒體與人工智能極速普及,提升公眾傳媒資訊素養已不僅是教育課題,更是一項重要的社會責任。(報評會提供相片)

講座多角度探討如何應對AI深偽資訊

今日同場舉行的「AI時代如何應對深偽資訊」講座,由浸大傳理學院陳景祥教授主持,講者包括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女士、Meta香港公共政策主管譚雋蘭女士、《明報》副編務總監陳錦強先生及《南華早報》副主編黃綺湘女士,他們從技術、法律、傳媒實務等角度,探討人工智能與深偽技術對社會的影響及應對策略。

圖左開始: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陳景祥教授、《南華早報》副主編黃綺湘女士、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女士、Meta香港公共政策主管譚雋蘭女士、以及《明報》副編務總監陳錦強先生。(報評會提供相片)

私隱專員鍾麗玲指出,科技日新月耳,明辨資訊真偽已不單是傳媒的責任,而是全民需要培養的警覺能力,她提醒,移花接木改圖等行為,有可能觸犯刑事罪行條例,呼籲市民要小心,避免誤墮法網;Meta香港公共政策主管譚雋蘭透露,他們會使用AI查證、以及透過各方舉報,找出有問題的訊息,近年移除、減少派送的數字增加,相信與AI生成的問題資訊日趨普及有關,她認為用戶也需要提升數碼素養,包括:懂原理不迷信、多查證不盲信等。

徵文比賽頒獎 表彰學生反思能力

總結儀式上,大會頒發了中學組徵文比賽獎項,表揚參與計劃學生在資訊辨識與反思方面的反思文章優秀表現。初中組冠軍由仁愛堂田家炳中學吳建豪同學奪得,高中組冠軍則由余振強紀念第二中學Estrada Nicole同學獲得。

「明辨資訊拒Fake News-在囚人士及中學生傳媒資訊素養計劃」暨「AI時代如何應對深偽資訊」講座,由香港報業評議會主辦,懲教署全力支持,葉永成先生贊助,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協辦。

「明辨資訊拒Fake News」計劃,合共向八間懲教院所提供講座及工作坊,圖為報評會主席彭韻僖在沙咀懲教所與學員講解資訊法律陷阱的情況。(懲教署提供相片)
責任編輯: 木羽

李家超:香港全力支持及配合國家籌辦APEC 2026工作

2025-11-02

十五運會 丨火炬傳遞政總舉行 陳國基主禮

2025-11-02

十五運會 | 尖沙咀碼頭為運送火炬而準備 小朋友揮舞國旗區旗歡迎

2025-11-02

英国火车持刀行凶事件致大量列车停运

2025-11-02

俄外交部发言人:向乌提供“战斧”导弹无助于解决冲突

2025-11-02

还有3天追平最长纪录 美政府“停摆”仍在持续

2025-11-02

俄罗斯对乌克兰总理及财长等多名官员实施制裁

2025-11-02

马尔代夫实施“世代禁烟令” 外国游客也需遵守

2025-11-02

美法院下令政府限期提交食品援助金支付计划

2025-11-02

我国河湖保护治理有了“幸福标尺”

2025-11-02

不同地域、独具特色、历史悠久 中国6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获授牌

2025-11-02

粤港澳三地联动!十五运会火炬开始传递

2025-11-02

广交会万商云集“人气足” 客旺货畅带动经济“热力值”持续攀升

2025-11-02

台风“海鸥”已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 5日前后将进入南海

2025-11-02

主力战机登场、后舱视角拍摄、实训场景曝光 空军高燃征兵宣传片震撼发布,快来围观~

2025-11-02

十五运会火炬传递 机器人火炬手“夸父”亮相

2025-11-02

从抽象感受变成具体指标 我国河湖保护治理有了“幸福标尺”

2025-11-02

摸清人口“家底” 这项“百里挑一”的国家行动关系到每个人

2025-11-02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迎来“曙光” 中国脑机接口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11-02

从“赛事流量”到“文旅增量” “体育+”激发消费澎湃动能

2025-11-02

国际锐评|APEC“中国年”将开启 引领亚太共同体开新局

2025-11-02

外媒关注庆州APEC会议:传递合作信息 应对未来挑战

2025-11-02

总指挥为你讲述神舟飞天20年的技术跃迁

2025-11-02

高端访谈丨APEC官员:期待成员能从中国发展经验中有所借鉴

2025-11-02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两个航天员乘组会师太空

2025-11-02

从广交会玩具展区“新”变化看底气 海外市场正加速成为中国原创IP新增长点

2025-11-02

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发生3.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2025-11-02

2026年我们将迎来哪些航天“大事件”?120秒带你快速了解!

2025-11-02

焦点访谈|中国航天第7次“太空会师” 揭秘首次实施的3.5小时交会对接

2025-11-02

外交部发言人就日本领导人APEC会议期间涉台错误言行答记者问

2025-11-02

我国河湖保护治理有了“幸福标尺”

2025-11-02

国家正在给你“充值” 请注意查收

2025-11-02

神舟飞天 再问苍穹·“数”说星辰征途

2025-11-02

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正式启动

2025-11-02

今天北京以晴朗天气为主 最高气温下降明显需添衣

2025-11-02

台风“海鸥”将逐渐趋向越南中南部沿海 强度逐渐加强

2025-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