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年初,海南省政府出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财政措施》,海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省财政厅同步制定了三项奖补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截至目前,四年累计奖补金额90937.75万元,奖补农业经营主体1304家。
政策设计围绕品种培育、品质提升、品牌推广展开,对符合条件且建立惠农利益联结机制的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项目给予10万到1000万元不等的奖补支持。具体包括特色种植标准化生产、特色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等9类项目。
四年来,年度兑付额持续增长,从2022年的1.38亿元增至2025年的2.33亿元,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从实施效果看,政策扶持力度逐年加大。2022年首次兑付13816.43万元,覆盖127家主体;2023年奖补资金增至27607.34万元,惠及213家主体;2024年兑付金额达29798.65万元,覆盖主体扩至443家。
2025年,政策进一步升级扩容,奖补项目已覆盖种业振兴、用电成本等多个领域,形成全链条支持体系。截至2025年10月,当年已兑付奖补资金2.33亿元,奖补农业经营主体536家。
一批关键产业获得了重点培育。数据显示,热带高效农业企业营收上规模奖补累计兑付1.47亿元,带动173家企业扩大生产。农产品加工业四年获奖补资金2.31亿元;共享农庄累计奖补10813.44万元,打造43个农旅融合示范项目。
种业作为农业的“芯片”,2023年年底,海南省专门出台《支持种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围绕种业全产业链推出十方面奖补政策。2025年的奖补政策明确,对入选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并成功实施成果转化的实体项目单位,企业自筹投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500万元的,按照投资额的30%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奖励。新增的南繁产业用电成本补贴已达2238.90万元、种业高质量发展奖补5586.90万元,政策覆盖范围进一步延伸至农业全产业链。
海南省级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园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成效显著。四年来,海南累计支持建设16个省级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园和茶、胡椒、榴莲等9个省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拨付省级奖补资金2.38亿元,吸引81家企业参与。
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是种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的受益者之一。2024年,该公司成功申请到用电补贴、认证补贴、海南好米种植补贴及科研经费增量补贴等四项奖补资金。
农乐南繁公司董事长王仕明表示,此次奖补资金有效缓解了公司在科研投入和规模化种植中的资金压力。用电补贴降低了生产基地运维成本;认证补贴助力品牌标准化建设;海南好米种植补贴推动了优质稻种的规模化推广;科研经费增量补贴则直接支持了南繁技术攻关和品种选育。这些措施不仅强化了企业的产业链韧性,还加速了“南繁硅谷”成果的本地转化,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为确保政策红利高效直达经营主体,海南省农业农村厅不断优化申报流程。申请单位可通过“海易兑平台”申报,实现了政策兑现的便捷化和透明化。
政策激活产业,产业带动企业,企业富裕农民,随着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海南将进一步优化奖补审核发放机制,聚焦种业创新、特色产业升级等关键领域,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助力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雍敏 邓卫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