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工种壁垒 ”提“上岗速度”中车唐山公司联动院校创新培养模式“今天学的,就是明天上岗用的”

新华网2025-10-28

“以前一个车门要四个工种接力干,现在一个人就能拿下,工资还翻了一番!”在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唐山公司)的高速动车组生产线旁,28岁的工位长齐会强兴奋地展示着手机里的“唐车智训”应用程序,该程序内1348个“技能点”,他已点亮了217个。

据介绍,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两年来,中车唐山公司联合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大学、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将36个老工种拆成1348个“微技能”,把CRH380真车引入校园,将机器人、AR眼镜、数字孪生写入教案。如今,企业成本降低了,学生毕业起薪提高了。被工友们亲切地称为“工人博士”的大国工匠张雪松总结道——“把课堂拴在车轮上,让工资跟着技能跑!”

在柔性化、数字化精益制造模式变革背景下,高速动车组逐步实现从传统固定台位生产向节拍化流水式生产的转型升级。中车唐山公司党委副书记彭鹏认为,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技能人才队伍,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核心课题。

旧痛点:260道工序“人等活”

“车门安装需要钳工、电工、天车工轮番上阵,260道工序,光等工就得大半天。”中车唐山公司组装事业部动车产线工位长魏强回忆,“工种壁垒”一度成为制约高速动车组研发制造的难关,而“破冰”不仅需要企业发力,也需要相关职业院校同步跟进。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大学长白山技能教师郑涛表示,老师黑板上讲“端子压接”、学生用塑料模型练习,到真车现场不适应,这种“半成品”人才培养模式明显滞后于企业需求。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袁泉认为,轨道交通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突破会讲不会做瓶颈”“扭转教材滞后倾向”“克服技术知识短板”“革新教学手段局限”迫在眉睫。

新举措:产教融合双向奔赴

依托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中车唐山公司和职业院校开启了双向改革,形成产教融合新打法。

“技能清单进教材”

中车唐山公司将原有员工培训从工种培训转向技能点培训,将原有的36个传统工种拆解为605项基本技能、570项工序技能和173项专项技能,形成明确的工序技能点清单。中车唐山公司副总工程师尹方介绍,这种打破“工种壁垒”的革新,可培养更多多能工,有效缩短新员工培训周期。

围绕“技能清单”,该公司与职业院校深度合作,颠覆传统教材范式,在原有活页教材基础上嵌入能力图谱,将岗位工序逐层分解为可教可测的基本技能点。以往学生需翻阅厚重教材、等待教师现场演示才能了解工序,平均需40分钟掌握一个基础工序操作要点;如今扫码即可观看工序微视频,还能反复观看重点步骤,学习效率提升超60%。同时,校企实时共享更新技能库,确保教学内容与现场实操无缝衔接。

“大师进校园,教师进车间,生产一线进课堂”

企业需要什么,职业院校就培养什么。三所职业学校与中车唐山公司同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革新。

其中,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依托共同体平台,与中车唐山公司联合分析岗位需求、设计培养方案,将企业真实岗位标准、先进技术和生产项目融入教学全过程,构建起生产线上的“企业职场课堂”。学生以“学生+学徒”双重身份,由专业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指导,不仅显著缩短成才周期,更提升了人才培养的精准度和适应性。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大学通过与中车唐山公司共建,将CRH380等真车引入校园,通过“教材+教具”一体化模式,彻底解决职业教育“纸上谈兵”的痛点。校企实现师资互派、装备共用、基地共建,企业工程师将一线经验带入课堂,学生可直接在真实设备上演练故障排查、部件拆装等核心技能。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乔西铭介绍,“校企师资双向流动管理”模式,与中车唐山公司等企业深度合作,一方面教师下企业轮岗实践,带回前沿技术反哺教学;另一方面引入企业骨干承担30%核心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实现知识可视化与技能训练场景化,破解教学滞后产业发展的难题。学院教务处副处长王喜苗表示,和中车唐山公司的深度合作,形成了“下企业、编教材、引工匠、用数智”的师资培养闭环。

成效显著:企业增效、学生成才、教师成长

工种转技能的变革产生的成效十分显著,实现了企业人力资源灵活调配,解决用工缺员、降低用工成本;数字化系统贯通生产与薪酬数据,分配更透明。中车唐山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侯志林介绍,“十四五”以来年均节约人工成本超5000万元,产品质量损失率下降41%,还培育大批数字化、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中车唐山公司技能大师张健表示,原工种模式下,“端子压接”车辆电工需136天获得上岗资质,现依托“唐车智训”系统开展技能培训,仅34天即可胜任,培训周期缩短75%,转岗时通过针对性培训可快速上岗。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校长张建军介绍,将企业产线变成课堂,把真实的生产项目、工艺标准编入教材,学生在学校学理论,在企业练实战。这种“校企交替、双师共育”模式,实现人才培养和岗位需求无缝对接,学生毕业即上岗,上岗即胜任,成长周期显著缩短。。

产教融合的双向奔赴中,行业技术标准与操作规范融入实践教学,实现“今天学的,就是明天上岗用的”。近三年,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达83.82%,体现学校服务产业发展的核心价值。

郑涛认为,这场改革也带动教师成长,“现在上课跟以前完全不同”数字孪生替代部分实训,AI即时诊断学习轨迹,远程检修指导打破校企时空壁垒。他认为,“产教融合”模式让课堂与岗位“零距离”,“学生现在练的就是将来要干的”,实现毕业即上岗。

车轮滚滚,课堂紧随——中国高铁的下一棒,必将跑得更快、更稳、更青春!

美国以“打击贩毒”为名频繁展示武力 拉美地区局势趋于紧张

2025-10-28

中国为亚太经合组织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访亚太经合组织秘书处执行主任爱德华多·佩德罗萨

2025-10-28

让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格局更加巩固——海外人士积极评价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

2025-10-28

“为亚太区域合作持续注入动力”

2025-10-28

开创携手前行、共同发展新局面——国际社会热议“十五五”发展蓝图的世界意义

2025-10-28

为“亚太引擎”注入中国动力

2025-10-28

极速掠影|60秒带你看APEC会议举办地庆州

2025-10-28

俄外交部发言人:美关税政策可致全球经济衰退

2025-10-28

佩斯科夫:目前俄方无法评估重启俄乌谈判的前景

2025-10-28

俄通过实行全年征兵制法案 将于2026年正式实施

2025-10-28

从互降关税到共建规则——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持续升级为区域经济注入动能和信心

2025-10-28

俄通过实行全年征兵制法案 将于2026年正式实施

2025-10-28

英国一评论员因批以言论在美被吊销签证并逮捕

2025-10-28

特朗普再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称数月内将更换人选

2025-10-28

哈马斯:将继续履行协议 避免以方破坏停火与谈判进程

2025-10-28

法国参议院官员:卢浮宫安保措施不合规范

2025-10-28

“智慧+”养老、高龄津贴“免申即享” 多维行动托起幸福“夕阳红”

2025-10-28

新产品新技术集中展出 规模再创新高 第八届进博会各项筹备工作基本就绪

2025-10-28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签署 双方自贸合作向更深层次迈进

2025-10-28

两座水电站同步大江截流意味着什么?“硬核”实力彰显中国力量

2025-10-28

整治环境 村容焕新(迈向“十五五”的民生图景)

2025-10-28

投资者保护国家出“硬招” 23项规定全链条管起那些“坑”股民的事

2025-10-28

接续奋斗向未来——各地干部群众在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奋力拼搏谱新篇

2025-10-28

学习新语|“积极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2025-10-28

拾光纪·呵护好中华文明瑰宝,习近平这样嘱托

2025-10-28

女食客元朗粉麵舖鯁喉昏迷 送院不治

2025-10-28

“十五五”规划勾勒中国发展新蓝图 持续为世界经济注入确定性、提供新动能

2025-10-28

四座巨型IP雕塑周末維港出巡 告別式將發放驚喜彩蛋

2025-10-28

新“智”涌现助力中国智慧农机“出海”提速 农业尽显“科技范”

2025-10-28

署名文章:祖国必然统一势不可挡

2025-10-28

胡英明赴南非首次出席G20反貪會議 凝聚各國反貪力量共建廉潔世界

2025-10-28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2025-10-28

城乡融合,山坳里闯出一片天(迈向“十五五”的发展图景)

2025-10-28

习近平同芬兰总统斯图布就中芬建交75周年互致贺电

2025-10-28

燃油营运车上线“车险好投保”平台 助力破解投保难问题

2025-10-28

元朗獨立屋遭爆竊 屋主失10錶總值逾16萬元

202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