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 郭又木)昨日(10月6日)是中秋佳節,天公作美,巿民在晚上觀賞到又大又圓的月亮。而最大最圓的滿月則是在中秋節翌日(10月7日)出現,不過最圓時間為今日(7日)上午11時48分,其時月球在地平線以下,雖然香港市民在上述時間無緣看到滿月,但今晚仍有機會觀賞到又大又圓的月亮。
在今日傍晚6時許月出時間,記者在在荃灣和青衣上空,拍攝到月出後的月色變化,初時月光呈橙紅色,但隨着月亮位置和高度變化,又呈現黃色和白色,不少市民到空曠地方追月「打卡」。
那麼月亮是淡黃色還是灰白色?為什麼有時又變成橙紅色?香港天文台曾經在社交媒體有所解釋,原來月亮顏色與其在天空的位置有關,當月亮較近地平線,仰角較低,光線要穿過較厚的大氣層。波長較短的偏藍色光線大部分都被散射,只有紅紅橙橙的光線可以穿過,原理和日出日落出現朝霞、晚霞差不多。
香港天文台指,中秋節翌日至星期五本港天氣酷熱。明(8日)早最低氣溫約27度,日間酷熱,市區最高氣溫約33度,新界再高一兩度。吹微風,轉吹和緩東至東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