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享团圆时,且共欢此饮。10月2日,北京迎来一场属于啤酒爱好者的盛宴——2025中国“乐啤派对”啤酒文化节盛大开启。作为本届啤酒节的重要亮点,由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与中国啤酒趣味研究院出品,华润啤酒与青年艺术100联合策展的“曼波麦浪——第三届啤酒人文艺术展”同期绽放。
本届艺术展在延续以往创新基因基础上,深度聚焦“国麦振兴”这一重点议题,融合艺术语言进行多元诠释。通过打造沉浸式啤酒酿造流程展厅、“国麦振兴”主题互动打卡空间、艺术家特别创作的定制作品,呈现一场大地与感官的共振、一次理性与感性的狂欢,带领观众深入领略啤酒的文化底蕴与产业发展图景。
麦浪翻金玉,盈杯孕酒香
多元艺术装置诠释国麦叙事
本次展览以“曼波麦浪”为主题展开,寓意源自华润啤酒推动的国麦振兴项目,不仅代表啤酒产业发展的新篇章,更象征着中国优质麦芽资源焕发出的澎湃能量。而国麦振兴,非朝夕之功,非一人之力,需要我们重新感知来自土地的能量与欢愉,以敬畏,以爱意,共同耕耘与守护。
本次展览特别邀请艺术家冀川和朱玉杰,联手定制以华润啤酒呼伦贝尔大麦为材料创作的城市艺术装置《大麦粒》。该装置以“麦粒”为原型打造,雕塑表面覆盖的真实麦束拼缀出柔软而富有生命力的金色肌理,鳞片式捆扎让麦芒向外生长,形成细腻表皮。进入内部空间,犹如置身自然材质包裹的静谧腔体,感受柔和光线、天然麦香隐约浮动,视觉、触觉与嗅觉等多重感官被悄然唤醒,在明与暗的变幻呼应中与充满仪式感的沉浸体验中,更好理解“从种子到酿造”的漫长叙事。
华润啤酒结合内蒙古“守望相助”的重大发展理念,匠心打造的“守望酒馆”同样是吸睛之处。酒馆的主体,不仅是一个品鉴空间,更是一个微缩的叙事现场。在此,嘉宾与观众可暂别喧嚣,体验“与自然共生”的可持续生活方式,同时品鉴用优质国产麦芽酿造的垦十四啤酒,领略国麦的醇厚风味,更一起在举杯间,共同展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艺术致敬酿造,感官捕捉自然。此次啤酒人文艺术展在空间及视觉创作上,紧密围绕啤酒酿造的根源——麦子,将“麦田”“大麦”等核心元素进行解构、提炼与重组,用更当代的视觉语言诠释自然状态。艺术装置之外,展览现场还设置如同“田间小径”的Z字型步道,引导观者步入各个不同的单元,在“阡陌交通”中仿若步入麦田,在风吹麦浪中进一步感受一杯酒背后的生长与酿造历程。
匠心扛大旗,推动国麦逆袭
系统展示国麦振兴探索与成果
国麦,是啤酒风味与品质的基石。长期以来,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啤酒消费市场,年消耗大麦超百万吨,但其中90%以上依赖进口。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累计进口大麦1424万吨,同比增长25.8%。啤酒原料受制于人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行业发展,推动国麦振兴意义重大且深远。
作为行业领军者,华润啤酒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于2021年勾画“国麦振兴”战略蓝图,开启了一场从源头到终端的深度变革。通过携手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推进优质品种选育与科学种植技术、在呼伦贝尔落地首个标准化种植基地等多种方式推动国麦逆袭。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华润啤酒逐步构建了“企业+科研+基地+农户”的协同模式,为破解原料“卡脖子”难题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2025年,华润啤酒已完成内蒙、西北、江苏三大产区共计20000亩国产大麦标准化种植工作。通过标准化种植,国产啤麦质量实现提升,大麦浸出率、浊度、夹杂物、脆度等多项指标均实现优化,赋能国麦品质与进口麦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同时,更以“链主”企业的责任担当,打通啤酒产业链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路升级,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华啤样本”。凭借在国麦振兴领域的坚持,华润啤酒也收获了来自业界与社会的广泛认可,先后荣获“中国酒业ESG 2022年度社会公益优秀案例”、“2024中国企业ESG优秀案例”,入选央视“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榜单等诸多殊荣,成为华润啤酒践行ESG理念、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共赢的有力见证。
展览期间,华润啤酒更以重磅笔墨,系统呈现了在国麦振兴领域的战略布局与发展成就,通过大事记回顾,全面展示国麦计划背后的坚实路径与丰硕成果,包括国麦产品“垦十四”、老雪、黑狮在内的代表性产品悉数亮相,以丰富风味与多元体验征服现场观众的味蕾,更通过沉浸式的品鉴互动,让人们在舌尖的愉悦中深刻感受中国酿造的品质魅力,成为人文艺术展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麦浪,是风与麦穗合谋的大地曼波;啤酒,是麦香与心灵共振的时光交响。此次人文艺术展紧扣“国麦振兴”主题,完整且生动地呈现了一场从麦田到杯盏的酿造之旅。麦芒所向,既是方向,也是征程。未来,华润啤酒将继续秉持“引领产业进步,酿造美好生活”的使命,深耕于万亩麦浪之间,以坚实的脚步履行中国企业的担当,不断酿就兼具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时代佳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