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探秘中华第一“虫羽”宝库 来这上一堂最生动自然课

央视网2025-08-01

央视网消息:今天我们要去的是位于陕西杨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之所以叫博览园,是因为这里不只有一个博物馆,而是有五个,包括昆虫、动物、土壤、植物和中国农业历史五个博物馆,这里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农业主题博物馆组群。因此虽然位置不在繁华都市,却也能每年吸引20万观众慕名而来。这里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硬核宝藏?

稷风蝶舞

探秘中华第一“虫羽”宝库

陕西杨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拥有全国首个国家级昆虫博物馆。整个建筑本身就是一只巨大的甲壳虫,这个入口处是它的嘴,从空中看背上的星星点点,不仅让甲壳虫的形象栩栩如生,还能够增加采光。它肚子里的藏品之多,更是能够满足您对昆虫所有的期待。

再高的气温,也拦不住看展的热情!这个暑期,研学团、散客,天南海北的观众纷至沓来。在这里,3600多平方米,150多万个国内外昆虫标本,记录了3.5亿年的昆虫史。这幅图复原的是巨脉蜻蜓,3亿年前的空中霸主,地球上最大的昆虫。

最吸引人还要数国内外的珍稀蝴蝶标本,就比如巴西大蓝闪蝶。据介绍,闪蝶,全世界有80多种,这里展出的就有超过40种。

在昆虫馆的蝴蝶厅,有12对蝴蝶必打卡,不能错过。它是来自12个国家的国蝶,包括像马来西亚、哥伦比亚、美国、澳大利亚等等。当然,也有我们中国金斑喙凤蝶,也被称为我们国家的国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原副主任 魏永平:1989年的时候,据统计全国的博物馆不足10只,所以来说因为自然界它的数量特别稀少,所以定为国蝶,而且是昆虫里边唯一的一级保护对象。

金斑喙凤蝶,属于国际濒危物种。展出的这两只是雄蝶,深邃的黑褐色丝绒底上,通体泼洒祖母绿的鳞斑;前翅各有一道绿色斜纹,后翅各镶嵌一大块金色斑纹,与翼尾双色月牙,相映成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原副主任 魏永平:我们国家加大了保护,这两年国蝶的数量逐年在上升。比如说江西九连山,据监测每年能发生两代,每代能监测到200只。但是仍然非常稀有,羽化以后的成蝶寿命很短,也就是10多天到15天左右,雄虫大概一周就死掉了。200只里边只有5只是雌的,雌雄比例极端不协调,这也是导致它濒危的一个原因。

如果觉得标本不够立体,这面墙上的动态3D科技,可以把蝴蝶的更多细节拉到你眼前。此外,游客还可以到旁边的蝴蝶园,观看蝴蝶的不同生长阶段,以及破茧成蝶的全过程,还能制作蝴蝶标本画,带走一份专属的假日回忆。除了860多种蝴蝶,馆内还有900多种甲虫标本。世界上最长的甲虫——长戟大兜,闪着金光的各种金龟子,600多只甲虫组成的矩阵墙颇具视觉冲击力。你知道吗,已知昆虫共有100多万种,占动物总数的近三分之二;蚊子、甲虫、蝴蝶,这些有6条腿的才是昆虫,蝎子、蜈蚣都不是;蜻蜓点水只为产卵;俗称“蚂蚱”的蝗虫,全世界有一万多种,而形成蝗灾的只有9种。各种新知,让观众收获满满。

今天,在这里能看到这么多珍稀昆虫,必须提到一个人,他就是我国昆虫学奠基人之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周尧。这个博物馆就是他最早建立的,馆内很多展品都是他的研究收藏。他主编的《中国蝶类志》,系统厘清了1200多种中国蝴蝶,填补了中国蝴蝶系统分类的空白。如今,学校团队仍然在做蝴蝶种类的调查与评估,继续丰富馆藏。

探秘动物王国

穿越百万年的生命对话

现实版的昆虫记看完了,再来感受下动物的精彩世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博物馆,比昆虫馆更大,两层8个展厅、总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相当于7个篮球场,收藏的近8000多件珍贵动物标本,大多是学校的教学标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原副主任 魏永平:这是我们的镇馆之宝,披毛犀骨骼化石,这个存活在120万年到1万年前之间,完整度达到了99%,在别的博物馆是很难得一见。这个化石是一个雌的,我们还原了一个雄的,雌的头上没有这个,没有这两只角,这个雄的长度有4米、高有2米多,这个大概有4吨多。远古的时候,人们把它作为捕猎对象。

从犀牛的远古祖先,到距今约2亿年前的侏罗纪恐龙蛋化石,从大腿骨长1.3米的猛犸象骨骼化石,到大熊猫骨骼,在这里,大家可以近距离了解生命的起源与动物进化的历史。这里还有118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标本。除了青藏高原野生牦牛、藏羚羊,还有产于我国南北交界处秦岭的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等秦岭四宝,全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更有专业老师来科普,为什么大熊猫也会长蛀牙、得高血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副教授 常玲玲:因为大熊猫爱吃竹子特别硬,长期摄入会磨损牙齿,所以容易多发牙龈病。它跟人一样,老年的大熊猫,它也会面临着一些像高血压,还有白内障,还有一些关节病。对于野外的大熊猫寄生虫感染,这是威胁最大的,尤其是像蛔虫感染率是达到了百分百。学生们还是比较感兴趣,跟他们分享这些知识,主要就是让他们从小要树立起尊重动物生命,保护野生动物,树立起这样一种意识来。

除了珍稀动物,在这里还能看到各种宠物,以及餐桌上的鸡鸭牛羊等家禽。动物博物馆二楼,就陈列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团队育出的略阳乌鸡、关中黑猪、秦川牛等动物良种。这只高大的羊,就是学校团队选育推广的本土品种——西农莎能奶山羊。

穿越数千年

探秘中华农耕文明基因库

一馆一世界、各自有精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近百年的学术沃土,孕育的这个博物馆群里,还有着全国少有的农业历史博物馆。下面,我们就去农史馆,跟随考古发现,穿越时空探秘中华农耕文明。

辽阔的华夏大地,农业起源如“满天星斗”,北方旱作、南方稻作,交相辉映。这个黄色小瓶里不起眼的粟灰,实证着中国从狗尾巴草同属植物选育种植小米的历史,足有八千年!这也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小米。这粒珍贵的炭化稻米,来自浙江桐乡罗家角遗址,距今已有约7200年。它和湖南玉蟾岩约1万年的炭化稻、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的万年栽培水稻遗存图片一起,静静讲述人类最早栽培水稻的历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馆长 樊志民:水稻这农作物,我们过去都认为是印度起源的,实际上20世纪中国的考古学家和农史学家做了一件伟大的事儿,就是证明了中国水稻的本土起源。我们在湖南湖北先后发现了10000年到12000年水稻的这样的一些遗址,水稻在中国本土起源以后,它传到了朝鲜半岛,传到了日本,传到了东南亚,然后传到了全世界,它叫作稻米之路。中华民族把一个高产作物奉献给了全人类。

这个展柜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古老种子,粟、黍、稷、小麦、蔬菜等等。这几颗黑乎乎的炭化小麦籽粒,出土于陕西西安,距今已有3000年左右,是目前关中地区发现最早的小麦,别看它们小,却见证了小麦传入我国黄河流域关中腹地的关键历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馆长 樊志民:小麦不是我们原产的,它是从西亚起源的,西亚起源以后怎么来到我们中国,实际上在科学史上一直是一个谜,我们现在一般的认为它是一站一站地传过来的,就是在它的起源地,巴勒斯坦以色列那一带,它是10000年到12000年,到中亚大概是9000年到7000年,到我们新疆大概是5000年,到我们杨凌现在根据我们自己的考古发掘的话,就是3800年到4000年。

随着耕作技术进步和官府大力推广,小麦在汉唐百姓饭碗中的地位节节攀升。

小麦不发酵吃了积食怎么办?馆藏的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给你解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 杨乙丹:1956年的时候专门整理祖国农业遗产,我们学校收集了有3万册线装古籍,古代的农书284种,还是比较全的,形成了我们的古代农书里面很系统的关于麦类作物的种植技术体系。

斗转星移几千年,小麦至今仍是中国人的两大口粮之一。这个展柜承载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代代小麦育种团队的智慧结晶。碧蚂一号,由小麦育种宗师赵洪璋育成,新中国成立初期推广面积创下我国乃至全世界一个小麦品种年种植面积的最高纪录,曾被毛主席称赞说:“一个品种挽救了大半个新中国。”小偃6号,是为了抗小麦癌症条锈病,李振声带领团队奋战25载培育出来的,它衍生出的80多个小麦品种,在我国累计推广超3亿亩,增产小麦超150亿斤。去年9月,93岁高龄的李振声院士荣获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现在李振声院士团队仍在接力奋斗,用科研成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服务小贴士

暑期的参观攻略:大家可以登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的微信公众号实名预约购票,开放时间为每周七天,没有休息日,从早9点到晚6点。三日内都可预约,预约成功后游客凭购票二维码和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即可入园参观。

美国青少年深入中国西南乡村感受“最炫民族风”

2025-08-01

法国作家、记者马克西姆·维瓦斯:“我愿意为真相发声”(海客话中国·中欧建交50周年)

2025-08-01

特朗普称将对俄罗斯施加新制裁

2025-08-01

进一步明确成品油流通管理 新《办法》9月1日起施行

2025-08-01

四部门发文规范:严禁无资质账号生产发布专业医疗科普内容

2025-08-01

美国关税谈判的“大日子”到了,批评声四起 | 国际识局

2025-08-01

文创里的夏天 | “圈粉”又“吸金” 小文创撬动文旅大经济

2025-08-01

年轻人有了更多选择机会 新职业、新工种培育就业新增长点

2025-08-01

八项规定继续改变中国丨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2025-08-01

在传说中的“西王母之邦”,听我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之一——玛纳斯,连通周边的文化纽带(边城见闻)

2025-08-01

屯門新墟街市一檔戶 叉燒樣本驗出工業染料橙黃二

2025-08-01

陳國基:政府充分利用人才入境計劃 推進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香港

2025-08-01

县·观察|西藏贡嘎:“雪域之窗”的发展答卷

2025-08-01

港車北上│九月起逢周二周三 車輛毋須預約可經港珠澳大橋赴粵 指定日子除外

2025-08-01

向着世界一流军队迈进

2025-08-01

(有片)本地純素美妝護膚品牌設限定店 打造專屬你的「起床四餸飯」

2025-08-01

中荷人寿辽宁分公司因财务数据不真实被罚15万元

2025-08-01

报送的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等!华夏人寿被吊销业务许可证 23名相关责任人被罚共计232万元

2025-08-01

大地财险被罚473万元: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备案的保险条款、费率等

2025-08-01

国元保险被罚340万元:报送的报告、数据不准确等

2025-08-01

太平洋产险西双版纳中心支公司被罚46万元:给予投保人合同外利益等

2025-08-01

永安财险大理中心支公司被罚15万元:虚列财务费用套取资金

2025-08-01

都邦财险大理中心支公司被罚10万元:虚列财务费用套取资金

2025-08-01

国寿财险德江县支公司被罚8万元:利用保险代理人以不真实保险中介业务方式套取费用

2025-08-01

中国人寿天津市分公司一代理人因欺骗投保人被终身禁业

2025-08-01

阳光人寿被罚221万元:编制提供虚假报告资料、电销业务存在误导销售和用语不规范问题等

2025-08-01

中国人保发布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拟派发A股每股现金红利0.117元(含税)

2025-08-01

新华保险发布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拟派发A股每股现金红利1.99元(含税)

2025-08-01

美国将对台湾地区征收20%关税 知情者:美方像挤柠檬一样压榨台湾

2025-08-01

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忆军任职资格获批

2025-08-01

企圖騙取付款及信用卡資料 運輸署籲提防偽冒「易通行」網站

2025-08-01

洗衣街3死火警│火警死傷者為一家人 剛購新風扇

2025-08-01

人頭湧湧!第5屆工展會購物節開幕

2025-08-01

反對歐盟抹黑言論 特區政府:全力支持警方依法緝捕制裁國安逃犯

2025-08-01

天文台預測未來1小時本港廣泛地區有大雨

2025-08-01

將軍澳15歲女吸毒後鼻沾白粉末 母親報警檢包括依托咪酯共3種毒品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