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北京4月21日讯(记者 秦金月)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强劲复苏态势。截至4月12日17时38分,2025年度大盘票房(含预售)突破250亿元。2025年春节档票房95.10亿元,观影人次为1.87亿,刷新了中国影史纪录。
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代表的中国电影,不仅火爆出圈,也验证了东方叙事的国际传播潜力。中国电影市场的天花板究竟有多高?距离下一个电影奇迹的诞生又有多远?4月19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产业论坛——“中国电影市场的天花板有多高?”在京举办。今年也恰逢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这场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和中国电影博物馆共同主办的论坛汇集国内外嘉宾,共同叩问中国电影的“天花板”。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产业论坛出席嘉宾(中国电影博物馆供图)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电影局局长,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主席、秘书长霍志静表示,作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北京将以政策引领与创新驱动双轮并进,构建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同时持续深化制度创新,构建覆盖创作孵化、生产制作、发行放映全周期,融合资金扶持、人才培育、版权保护全要素的政策保障体系,激发创作生产活力,让更多兼具思想深度和市场热度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此外,还将持续优化企业服务机制,建立重点企业“一对一”帮扶机制,量身定制企业需求解决方案,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共谋发展。
中国电影博物馆党组书记、馆长黄晓伟表示,中国电影博物馆作为“永不落幕的北影节”系列活动特约合作伙伴,将积极发挥自身的资源平台优势,记录并呈现着北京国际电影节和中外电影文化交流的辉煌成就,推动“新质光影,美美与共”的价值理念辐射全球。不仅如此,中国电影博物馆还将在今年推出一系列展览展映、社会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和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傅若清在主旨演讲中提到,今年春节档特殊厅票房相比去年大幅增长。他认为,如今观众看电影追求的是观影体验,体验感差异是主导观众在多种媒介间作出选择的核心动因。在“宅文化”盛行的当下,观众之所以主动走出家门,把宝贵的时间投资给银幕,电影更要充分证明自己值得托付,而电影科技则是当之无愧的主力担当。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主席杨燕子讲述了她在任职奥斯卡主办方主席的3年里与华语电影的缘分,对于今年华语电影的里程碑式的成功,她提供了独特的国际视角——通过提高文化代表性与内容真实性,与全球观众产生更深层次的共鸣。她表示:“对于中国电影人来说,这是一个走向全球的机会——进行国际合作,特别是与我们的华人华侨合作,讲述细致入微的故事,提升中国的代表性并加深全球影响力。”
圆桌对谈环节(中国电影博物馆供图)
圆桌对谈环节,英国CineAsia Trinity公司联合创始人塞德里克·贝雷尔有建设性地提出,“提升观影体验和降低票价,这两者的结合,是吸引观众重返影院的关键。目前欧洲各地的影院正在不断升级改造,不只是换上更大的银幕,更多的是通过优化餐饮服务和整体体验,带来一种‘轻奢感’。这样的做法已经被证明能有效吸引观众回流。”
导演、编剧、监制,北京电影家协会主席,厦门大学电影学院院长黄建新在本次论坛上分享了一件趣事。大约十年前,一个电影节会有上百个项目签约,但第二年能够落地制作的影片不足十分之一。他表示,现在和电影争夺注意力的媒介很多,电影想要和观众保持亲近感,需要高质量的电影也需要高质量的电影院,来让一代又一代观众养成观影习惯。对于“中国电影市场的天花板在哪里”这样的叩问,黄建新提出了“天花板”与“总量”的区分。他认为,电影票房“天花板”不能替代“总量”的概念,所以即使其他单片票房暂未再次触及所谓“天花板”的数字,大家也不要气馁,中国电影票房总量还是有的,中国电影人应该有概念、有信心,“电影这么年轻,来日方长”。
中国香港导演刘伟强则把视线拉回20多年前,他提到香港电影在新世纪初期有非常严重的盗版问题,VCD呈现出的画质相对比较模糊,影响观看体验。在这种生存压力下,创作者才更要拼命通过技术升级,保证电影在影院的播放效果。
IMAXChina首席执行官孟丹青分享了自己的细微观察。他前几年感受到电影行业非常急躁,现在感觉到电影行业慢下来了。他说道:“对于电影产业来说故事是核心,营销和银幕再好也掩盖不了一个糟糕的故事。之前太多导演、编剧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开发一个好的故事,最近感受到行业开始有一些变化了。而且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这样的爆款,会让从业者意识到故事好,回报就好。”
对于今年春节档华语电影的成功,华人文化集团公司副总裁、华人影业总裁、东方梦工厂总裁应旭珺表示,她非常高兴能够看到有这样的一部电影在中外两个市场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它能够把全世界的观众联系到一起,带到电影院,让我们再次看到了中国电影的魅力、电影院的魅力。她说:“中国电影人经过了几十年沉淀探索之后,有自信的同时也更加有能力了。未来世界电影舞台上,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人是非常有机会的。”